在今年的改革“重头戏”中,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明确提出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信息化等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一时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通行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是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计算机、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制药等专业开始试点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8 年努力,目前认证专业类已扩大到15个,在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6 月19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在韩国首尔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预备成员),为我国工程类毕业生今后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 直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构建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成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国内、国际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2013年10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就率先申请加入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申请被正式受理,成为学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第一批专业。
推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是工科专业的建设标准,又是所有专业培养可资借鉴的指导思想。引进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体系,可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健全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与以往的评优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只局限于专业,所以能够针对工程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认证。认证是达成性的,申请学校必须要符合标准要求的全部条款,否则就是没有达到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为此,学校计划通过5年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背景、校企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批可供实践教学的实习实验基地,使我校工程教育认证范围的工科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力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尽快顺利实现,逐步建立起培养既有创新创造能力、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一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二是强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强调合格评价。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价。四是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并进行持续的评估。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大学办学的中心,“自评工作”是专业认证最重要的环节,“持续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全员参与”是做好专业认证的保证。对学生来说,取得经认证合格的专业的毕业文凭就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入场券”。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学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其社会影响力会得到增强,会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形成办专业的良性循环。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益最大者还是专业培养对象——学生。(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