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 绿色先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5浏览次数:708

古稀老人 绿色先锋

——记我校校友曹荣安

  

  人物简介:曹荣安,男,汉族,1938年11月生,1959年毕业于我校1604班,浙江诸暨人,经济师,曾任职于金华市工商银行干校,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等。1959年开始收藏,主集邮票邮品,侧重环保专题,兼集金融类藏品。20多年来,他致力于环保公益事业。2001年创建了金华首个民间环保组织“绿色之友”,先后帮助浙师大“环境协会”等十余个环保社团的成立与建设。他利用废弃物自制宣传片达3万余张,拥有十余个展集,先后投入五万余元创建了求是中学等三个学雷锋资料室。他在“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环保老人”称号,获浙江省首批绿色公益事使者、慈善个人奖、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金华市热心环保特别奖、环保新闻人物等奖项。先后拍过6个电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及众多地方媒体多次播报。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年轻人。”我们来的比预约时间晚了几分钟,一进门曹荣安老先生就用爽朗的声音教导我们。他身着绿色T恤,头戴一顶印有雷锋头像的黄色帽子,虽已年渐古稀,却依旧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曹老的家同他的穿着一样朴素,与其说这是家,还不如说像家门口挂着的牌子一样——金华雷锋资料室。不大的几间房子里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各式各样地收藏品,满满当当一大书架上全是雷锋相关的书籍,墙上挂着雷锋画像,还贴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饮水思源 缅怀革命烈士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张思德同志逝世65周年,曹老正在积极筹备“六十话谈”和“先烈永垂不朽,建国艰难历程”展览两大活动,他准备邀请革命老战士共话当年,在回顾建国艰难历程的同时,让人们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战士。“祖国今日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切都来自哪里?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铺就的,我们在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了他们啊。”曹老不无感慨地说。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曹老体会特别深,他与参加过孟良崮战争的浙师大离休教师夏积山一同翻看着一本尘封的收藏本,联想起当年的烽火岁月,他们心情非常激动。本子封面上写着“记先辈岁月,录艰难历程”,书中记载着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白求恩等人的动人事迹。“那时战士牺牲了,国家只给予140元的抚恤金,可是他们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两位老人回忆道。然而,随着我们渐渐远离那段岁月,烈士们也渐渐变成了淡薄了的英雄,曹老呼吁我们饮水不忘前人,要永远缅怀他们,把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传播到现代人心中。

  “雷锋、张思德是永远的楷模”

  “我很早就开始搜集雷锋等人的资料,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曹老从里屋捧出了一摞摞的雷锋、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书籍、剪报、邮票、证书、文稿、练习册、票证等等,东西虽旧,但在曹老眼里却弥足珍贵,这些老物件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辛苦收集来的。现在,曹老的事迹出名了,很多人会从四面八方为他提供资料邮寄过来。所有的资料,曹老都爱惜如宝,每一样他都用废旧纸板包装起来,垒放在盒子里,深怕弄坏了。

  今年是张思德牺牲65周年,也是毛主席为张思德题词“为人民服务”65周年,曹老正在筹备一个展览,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思德,并把他无私的精神弘扬出去。谈起近年来搜集到的张思德的资料,曹老一面翻着画报一面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现在关注雷锋的人很多,关注、了解张思德的人却很少,我搜集到的这些画报、资料都很少见。”

  曹老滔滔不绝地谈着张思德、谈着雷锋,他家里人笑着说:“ 说起他的资料,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除了家里满屋子的资料,在别处他还有三个资料室。为了整理资料,准备展览,曹老有时要忙碌到半夜。一个退休老人能以如此的热情来搜集整理这些资料,究竟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做呢?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曹老会心地笑笑:“首先当然是为了老有所乐,现在退休了,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做点好事,我非常快乐。雷锋、张思德是我的楷模,我搜集他们的资料,并且把他们的精神广为宣传,我觉得意义非凡。”

  “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宗旨”

  曹荣安老人一直非常重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藏品大多以此为主题。过去的《党章》、宣传海报、挂历、邮票、镜子、皮夹、甚至结婚证上都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曹老用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可如今这种意识却日渐淡薄,他想通过藏品的宣传来唤醒人们。

  曹老认为当代更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原因在于现代人缺乏主人翁意识,过分追逐一己私利,道德诚信下滑,社会责任感欠缺。谈起上海某商品楼倒塌事件和“老人摔伤路人怕被讹诈不敢扶”的事实,老人非常痛心。“我搞收藏是为了宣传,把雷锋、张思德的精神传播出去。我真心地希望政府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市民们可以好好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以主人翁的姿态,将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曹老一直在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它的真谛。每逢9月19公民道德日等特定节日时,他都会开展公益宣传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人;作为浙师大等高校的环保义务宣传员,他经常教育和帮助青年,提醒青年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被评为关心下一代事业杰出人物;他投身环保事业,自制环保宣传画册,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这一切,都是他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佳佐证。

  他的家人说起他年轻时家里穷,受了不少苦,后来又去参军当兵,历经磨练,崇高的信仰、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在这期间磨练出来的。这也成了他晚年力图通过自己的宣传,为社会做好事,现身说法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保护是永远的主题”

  “我要做点和别人不一样的,搜集雷锋的人很多,做环保的人也很多,但是把收藏雷锋和环保结合起来的我是第一人。”对于环保,曹老不愿多谈,这方面他做了太多,媒体报道的也太多了,他更想让别人看到环保背后的精神。他只是言简意赅地说:“环保要从小事做起,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小家。”

  曹老说过,收藏雷锋是为了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多做好事,而曹老的“好事”便是环保。从1982开始,曹老就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他也因此在由国家环保局、中宣部“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主办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环保老人”的称誉称号。另外他还获得了省市诸多殊荣,可为人低调的曹老,从不炫耀,而是默默无闻地做下去。在他家的墙上看不到奖章、奖状,看到的是“留下青山、绿水,用上金山、银海”的宣传画卷,是雷锋、张思德的画像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

  一直以来,曹老坚持用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非常注重生活点滴,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他人。冲厕所用二手水、拒用一次性物品、收藏品用废旧盒子包装、在电灯开关边上贴着节约用电的标语、在随行的包里带着手套、刮刀、手帕等等。在提及环保的意义时,曹老笑道:“这是为了后代的进步,更是为了人和自然、地球的和谐。”

  “忆昨天,历程艰难;看今天,辉煌成就;盼明天,再谱新章。”作为一个历尽沧桑,亲历建国60年变迁的老者,他用这样的话概括了对祖国的寄语。短短的三句话,却饱含了他对祖国深刻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曹老表示自己会在环保、收藏和宣传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在有生之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最后他还一再叮嘱年轻人要有社会责任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稿件来源:新星网)

caorongan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