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校长薛安克、校党委副书记陈畴镛和副校长朱泽飞率党校办、科技部、人事处、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和相关研究所负责人及教师等参加,就进一步推进“2011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相关事宜与清华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进行了研讨。
薛安克在会上表示,我校一直以来将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希望各协同单位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需求,完善组织架构,凝练研究方向,创新机制体制,明确合作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谋划更多的实质性协同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在机制体制上探索一条新型的协同创新之路。同时以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三方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表示,智慧城市协同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技术和产业需求旺盛,牵头单位特色鲜明,协同单位优势互补,希望各协同单位遵循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凝练协同方向,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交叉融合。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表示,杭电在智慧城市方面有雄厚的研究基础,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是三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新模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将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空间、资金和运营上提供大力支持。
研讨会上,我校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我校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负责人就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进展和计划作了简要汇报。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负责人就可持续智慧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与会领导、专家进行了交流。
当天下午,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分为总体方案设计组和专项技术组,从建设目标、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关键技术和实务应用等不同方面和角度,探讨了下一步合作的重点和方向。
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共同组建,通过中心建设,发挥各方优势,创新组织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平台,全面加强各协同单位人才队伍、创新平台、科技研究、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等多领域的合作,以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浙江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一批对国家和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并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力争申报国家级面向区域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党校办 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