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有”情怀“的公司
一群有’情怀“的人
做出了有”情怀“的产品
全球首套快递分拣机器人
他们正在”情怀“的道路上
越走越远……
“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些许事,我们倍感自豪”
“我们就是一群科技爱好者,喜欢看科幻片,我经常能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10多个小时的科幻片,从这些科幻片里去找灵感,同时我也喜欢看动画片,我是为了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初心……”立镖机器人CEO夏慧玲女士在智慧物流西溪论坛暨立镖机器人首届经销商大会上轻声细语地说道。
第一次见夏总真人,那温婉、明媚的的笑容和描述立镖成长之路时的语气,真的打动了我。
从2012年开启探索之旅,搭建理想框架,到2016年”小黄人“机器人火遍全国,再到2018年小黄人出海闯世界,成功进入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并树立多个行业典型案例,对立镖机器人整个团队来说,可能真的是件倍感自豪的事情。所以慧玲女士每次公开介绍立镖“小黄人”时,言语中总是吐露着自信。她反复强调,立镖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儿,她相信“小黄人”为客户、为行业带来的价值,也坚信自己的团队能用智慧科技引领物流未来,能为世界做些改变。
天然技术基因:从丝袜机到“小黄人”
本想描述这是一场“从丝袜机到小黄人”的演变之路,又觉得不恰当。但“小黄人”机器人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丝袜机却是不争的事实,令人不可思议!
丝袜机是如何与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联系到一起的?
夏慧玲女士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她的技术团队(也就是如今立镖的技术团队)大部分也为该校毕业生,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创业之初,夏慧玲发现国内丝袜机和做袜子提花的选针器全需进口,于是与丈夫共同主导研发出了国内首台丝袜机电控系统,后又与团队一起用区别于西方相关技术的原理发明出新型选针器,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由于夏慧玲天生就是一个”技术控“,总是不满现状,勇于创新,想要研发出惊艳世界的产品,所以当她在2012年感觉到自己已触到针织行业的天花板、企业发展空间受限时,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内机器人时代的风口已来,于是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做物流机器人。
据夏慧玲透露,在研发“小黄人”之前,一次偶然机会,她去一个快递仓库取包裹时,亲眼目睹了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传统包裹分拣方式,并惊讶于物流行业如此之落后,从而深受启发,随即便将丝袜提花和包裹分拣联想到了一起。
“做包裹分拣和做丝袜提花很像。做丝袜是到一个点把花钩上来,而快递是到一个格口把包裹分出去,越想越兴奋……”就这样,2014年,夏慧玲的团队开始着手研发物流分拣自动化仪器。在闭关研发一年后,“小黄人”机器人诞生,也是立镖的一代分拣机器人,同年6月,“小黄人”面世。

(小黄人参数介绍)
申通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小黄人”问世后,第一个应用场景是义乌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2016年3月,首个小黄人自动分拣机器人系统在义乌申通仓库内正式运行;2016年“双11”前夕,第二批自动分拣机器人系统也上线运行。
视频中那个有着椭圆底座,形似扫地机器人的快递分拣机器人正是立镖机器人一代。该视频曾一度刷爆网络,“小黄人”机器人也一度成为央视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对象。
据义乌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总裁邓徳庚总介绍,以往快递(物流)公司为了应对下半年包裹旺季,他们会从上半年就开始招兵买马,即便这样,下半年(双11)一样会爆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分拣作业也含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员工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分拣效率,新招来的人需要培养,很难短时间内能熟练上手;二是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靠堆人应对双11高峰成本并不低。而2016年,义乌申通包裹量约65万件/天,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受制于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对拣选作业重要性的认知逐渐提高,义乌申通仓库自动化改造是势在必行。
对于申通来说,应用立镖“小黄人”机器人也是一种是挑战,毕竟这是一款颠覆式的系统,没有案例可借鉴,不过好在“小黄人”没让人失望。
义乌申通两期项目共占地2600多平方米,部署机器人数量超过700个,分拣机器人系统作为新型的自动分拣技术,实现了高达3.6万件/小时(单套系统)的拣选效率。
与快递行业普遍应用的传统交叉带分拣机相比,“小黄人”机器人优势明显:
1,系统拓展性强。交叉带分拣机系统格口是固定的,而自动分拣机器人系统可以根据业务增长的需要进行拓展;
2,零差错率。该系统自上线运行以来,没有发生错分错发包裹,极大地提高了分拣准确率;
3,解决了快递行业暴力分拣问题,很好地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4,节省人力。如处理每天60万件的包裹量,在没有机器人系统的助力下,分拣中心需要增加至少300个拣货工人;
5,系统升级优化空间大。交叉带分拣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其升级优化的空间较小,而自动分拣机器人系统仅运行了一年多时间,其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如今,不仅义乌申通仓,郑州申通仓、山东临沂等均应用了立镖的小黄人机器人。在随后的几年,立镖机器人不断复制,在邮政、申通、京东、畅联、德邦等多个仓库应用,业务已覆盖全国7个省。

(立镖机器人业务覆盖区域)
理想,就是就要创造世界上没有的事物。
随着全球智能化的不断提升,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拓展着其应用范围,物流行业机器人应用也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传统物流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伴随着这样的技术趋势和行业巨变,不少企业都将机器人作为实现智能物流的重要载体,纷纷加入到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市场争夺中来。
一些新锐创业公司迅速崛起(如Geek+、快仓、爱啃萝卜等等),各大企业也纷纷布局智能物流机器人市场(如哈工大、京东、菜鸟等)。因此,目前市场上研发快递机器人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机器人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一窝蜂追逐某类产品现象也依旧存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立镖也在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注重原创、低成本、高效率,是立镖机器人的基因构成,同时也是立镖机器人未来坚持的方向”。立镖机器人市场总监黄渭南表示,立镖机器人有改变世界的决心,立镖的敌人从来不是仿制品或交叉带分拣机,他们最大的忧患和敌人是未来将要诞生的功能性更强、更先进、更廉价、服务更好的新型分拣方式。因此,立镖机器人未来目标是超越自己,不断的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更新迭代出更好的产品,让“小黄人”机器人成为标准化、模块化、可移动、可大批量复制的产品,拓展到更多行业的作业场景中去。
目前,立镖机器人已与美国公司Tompkins Robotics 合作,将”小黄人“成功应用在了美国商超,开辟了快递机器人新的应用场景。现在,立镖还在继续探索“小黄人”机器人未来在工厂制造业中的应用场景。

纵观立镖快速成长之路,可总结为是市场机会+技术优先+坚持的情怀。他们一直坚信自己要做“原创、低成本、高效率、零售后”的产品,坚持会围绕物流全流程自动化,形成智慧物流产品集群去做技术创新和研发。同时也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物流,改变生活。正是这种坚持和自信,才让他们首创了全球首款翻版式快递分拣机器人。
最后,笔者借用一句鸡汤来鼓励所有创业公司:情怀并不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坚持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想,而是用兴趣去做产品、用毅力去做公司。只有这样,回首时,才会为自己曾将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自认为最壮丽的事业而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