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通信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张烨菲,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作为2019届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在这个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季节,我们站在了毕业的路口,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精心培育我们的母校,关心指导我们的老师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以及在背后给我们支持的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望近三年的读研时光,我们习惯了校园的美丽模样,习惯了她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次的日落、每一个季节,母校用无声的方式陪伴我们成长。即将毕业这段时间我时常问自己,杭电究竟赋予了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将从这里带走什么?
对我而言,来到杭电,是从一名科研路上的门外汉成为一名科研追梦人。师从赵治栋教授,我开始接触关于心电信号身份识别的课题。2016入校当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实现了将集成芯片嵌入到可穿戴的测量端,从而进行心电信号的稳定采集和高精度识别。而这项技术对我们来说还有大量的疑问,比如如何才能采集到稳定的信号,如何才能提高识别速度。我深知这项课题的重要性,为了解决问题,我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优化模型,却得不到任何进展。我常常在夜晚徘徊于月雅湖畔,冥思苦想寻找思路。我甚至还写了一首小词鼓励自己:读文献,调模型,夜以继日,双颊洒热汗。暂将此身献科研,学海无涯,长途路漫漫。常失败,淡然看,苦中有乐,悲喜何须念。磨剑尚需待十年,这才几时?继续埋头干!就是靠着这样的坚韧与努力,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取得了些许突破。在已有的稳定信号下,实现了5s内的高精度身份识别,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并带领实验室团队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电子设计、移动终端等竞赛,斩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回首这段往事,我深深地认识到,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日子,才让我真正理解“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深刻含义;正是在科研艰苦的道路上不断坚持,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研究生生涯虽然短暂,却足以让我爱上通信专业,爱上探索发现,爱上寻求真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过去不久的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美国利用霸权封杀我们的企业,阻碍创新技术发展,这些都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国家危机并不遥远。在世界格局调整、中国踏上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今天,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自主创新负重前行,更加需要我们的努力和坚持。 “国家大事,千万尽力”,蒋葆增老院长八字千钧,寄托着对我们所有杭电人的殷切嘱托。也许在未来,中国的崛起乃至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人,就在你我当中。
在杭电的时间很短,马上我们都将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或是去往祖国各地奔赴工作岗位,热爱科研的我,在两周前参加了杭电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如果有幸,我将继续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里坚持我的追梦路。感谢带领我们走上科研路、关心我们成长的导师们,感谢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辅导员老师们,感谢在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后勤叔叔阿姨,感谢一直陪伴和帮助我们的同学、室友、同门,感谢杭电的红墙绿树、雅湖藤廊,有你们真好!让我们挥手互道珍重,将美好铭记心间!
最后,我想借用另一个人生重要仪式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次的发言: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希望,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健康还是疾病,富裕或是贫穷,得意或是失意,杭电的点滴记忆都会陪伴我们。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让我们勇敢地、坚定地践行我们的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