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泽:杭电自动化学院2001级校友,杭州融设计图书馆执行馆长,杭州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常务副总裁。在校期间曾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局和区委宣传部。带领团队完成中国32个省份、地区的手工艺材料考察和研究,致力于探索建立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的解构方法,建设传统材料数据库,推动全球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材料的应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第一次离杭电的毕业典礼如此近的距离,因为15年前,我在本科毕业时,由于个人兴趣原因没有学好本专业,所以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就离开了学校。今天看到大家身着的学士服,我非常羡慕。15年后,回想起在母校的点滴,我觉得所有的路都没有白走。来之前我问过我的老师,我作为从事手工艺研究、艺术设计的工科毕业生,我能讲点什么?老师说讲点自己的故事。好吧,今天讲三个我的故事,三个不断寻找我自己的故事。
初中毕业前,当时我的成绩是全年级前五。我跟我爸说,我想当厨师。你们应该可以想象,我爸在厨房挥着勺子告诉我让我死了这条心的场景。后来我发现,我从未磨灭对烹饪的梦想,并且,我坚信有创造力的工作才是最带劲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一直认为厨房是一个家最有创造力的地方。我现在热爱我的事业最有魅力的地方也源于它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高考后,填写志愿前,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反正大学也没有教烹饪的专业。我自己选了杭电,我爸帮我选的自动化专业。但当大二开始学习C语言、建模等专业课程,我开始很清楚地知道,我的兴趣不在这个领域。当时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于是鼓起勇气找辅导老师和系主任,告诉他们我喜欢心理学,我能不能自学心理学。经过一个晚上思想的碰撞,是杭电的包容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为我打开了一片天地。学校允许我自学心理学,在保证本专业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大三开始,是我真正为自己学习的两年,我通读了专业心理学所有可以找到的外文教材,一方面准备着研究生考试,一方面要确保本科学习不能落下。现在回想,那两年的酣畅淋漓,给予了我内心无比的充实感。但是,结果是残酷的,我人生第一次知道,自己如此热爱、如此投入、如此有信心的付出,是不一定得到回报的。于是,我带着本科专业未学好、研究生未考上的遗憾,踏出了校门。但是,我在杭电疯狂投入的辩论赛包括剧社,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思辨能力,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思考。
在家庭的影响下,我考入了公务员队伍。工作两年后,我就知道我一定不属于这里。于是又开始折腾离职、创业,后来因为结婚生子稳定了下来。五年前,也是我毕业的十年,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当我无数次举起相机,走近手艺人,我的内心总能激荡起无法言说的、汹涌澎湃的热浪。我从2012年开始,花了3年时间,走访了杭州余杭30个手工艺作坊、老街、老店,写下了30篇考察报告,绘制了3条我认为在余杭区最有价值的老街地图,当然现在它们都已不存在了。
我清楚地知道,如果一直被一件事情所激荡,这件事情无关乎金钱、地位,无关乎社会评价的话,那就是遇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最后,在2015年,我毕业的第十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选择从体制内离开。当时我还记得我妈带我去看了杭州最好的心理医生,她认为我的脑子出了问题。医生和我谈完后,告诉我妈,你儿子没有问题,他是一个有为青年。
现在,我和团队一起完成了整个中国的手工艺材料考察,建立了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并开始研究材料课题,推动不同国家的设计师机构对中国传统材料的思考和应用。我眼里的手工艺,是不同材料排列组合变化的结果。我想这也是我在杭电学习理工科阶段,培养的一种有别于设计师思维的逻辑思考能力。我希望把这些材料变化的趣味性打开,让全球可以看到中国的材料并应用他们。经常有媒体采访我,问我什么是成功,我觉得如果当我80岁了,我还在做这件事,那我就成功了。
人生的意义于我而言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引出内心的热爱,找到自我,那是一种真正的快乐。我记得从杭电毕业时,导师问了我一个问题:王幸泽,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了吗?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其实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我不知道喜欢什么,二是我知道了自己不喜欢什么,三是我终于发现自己真正所爱。人的一生,最有趣的是它终会结束且不能重来。所以,永远不要磨灭对自我的追逐。
我今天来的路上,还在听乔布斯在Stanford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也想在今天演讲的最后,告诉大家一句话,stay the power making mistakes,永远遵从内心,永远保持犯错的勇气。如果大家走出校门,在这个时代,年轻人不去犯错,年轻人永远在做大家认为对的事、父母认为对的事,那么这个时代就不会进步。我希望,大家离开母校后,会始终有勇气、有能力、有激情去尝试,不畏惧犯错,去犯积极而有意义的“错误”。永远遵从自己的内心,“守正、求新”!
谢谢大家!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