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建党百年,明校史传承 | 走进校史馆(第2集)

发布者:康会然发布时间:2021-09-12浏览次数:917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校友总会推出红色点亮青春,党旗引领发展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的第三部分庆建党百年,明校史传承由校友总会和校档案馆联合发起,于七一前夕推出。

活动主要通过视频,展示我校60余年的办学历程。从一五计划的燃情岁月,历经迁址复校的峥嵘年代,走进改革开放的春天,迈入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世纪。几经变迁,励精图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从中可以看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

活动期望在广大杭电人心中进一步树立“爱校、荣校、强校的家国情怀。如果您手边正好有学校发展历程中相关的老物件、老照片,或埋藏心底的学校当年趣闻轶事,欢迎文末留言或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xyb@hdu.edu.cn,与大家分享。

让我们一同《走进校史馆》,感知共和国的教育变迁,追寻杭电的文脉传承!沿着六十余年来的光荣与梦想,一代代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杭电人,必将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进!

现在大家看到的地上三个投影是学校三个重要历史时间节点:

1956年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创建,1980年升格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年正式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面墙上是我们的学校沿革及隶属关系变更图。那面墙上是一组老照片。

请大家跟我往里走。这就是我们的老照片。它们充满了岁月感,见证了杭电的风雨历程。

首先我们来到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至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时期。这一时期从19563月建校开始到1980年升格为本科学院,这一时期我们又称为“固元强基  砥砺前行”的时期。这是这一时期学校的历任领导。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学校在1956年春天由二机部负责创建,选址在杭州市西湖区的文三街。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当时二机部下发的学校成立文件和计划任务书。建校初期,学校的教职工主要由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等人员组成。大家热情高涨,空前投入。

文革时期,学校的发展也历经波折。1970年至1973年一度改为厂校合一、办厂为主的形式办学。但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职工们也坚持办学,在曲折中走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直到1973年,四机部决定恢复四五〇九厂办校为主的形式,校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这一时期,我们同时与浙江大学二分部进行了校区互换,迁址到文一校区进行办学。

1977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最终决定实行厂、校分开建制,学校的发展自此迎来了新的机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取得显著成绩,为日后升格为学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部委干部培训基地,这一时期,学校为第四机械工业部和地方轮训了各类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办了30余期各类短训班,轮训了2400余名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这一时期学校的科研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教师研发的“全自动激光刻阻机”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优秀成果奖,由教师孙祖德带队参会领奖。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