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记忆之我的大学

发布者:康会然发布时间:2021-09-12浏览次数:1055

又到一年开学季。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开学季和以往也会有些不同。没有爸妈在身边陪伴,凡事要自己来。对于2021级小萌新,面对一所崭新的学校,也许会有一些迷茫,有一些兴奋,也少不了一些担心……下面这篇曾在湖南校友会送新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作为过来人的学姐对于杭电的初印象,对于成长与收获的感悟……希望能有助于小萌新们更感性地认识杭电,更好地开启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作者:陈卓琳,湖南浏阳人,杭电2014级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友。在校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校优秀党员、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杭电骄傲等奖项和荣誉称号。2018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认知通信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为湖南省2021届选调生,在长沙县福临镇人民政府工作。

       陈卓琳2014年本科入学照                         陈卓琳2021年硕士毕业照

我的杭电记忆始于2014年。上面图中左边这张照片里的我真的好青涩!这张照片是当年院学生会找我拍的,后来被放到了开学典礼上。在杭电上大学期间的18岁到22岁,某种意义上,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青涩的学妹到你们眼中的老学姐,收获着实不少。

     首先来说说我为什么选择杭电。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母学历都不是很高,他们也不干涉我填志愿。我当时填报志愿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我要离开湖南省;第二,我不学医不念师范类;第三,去的城市要是个好城市,这个好的定义就是要么好玩,要么好吃。所以我当时填的都是广州、南京、重庆、杭州这样的大城市,最后被录取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启了我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现在想想,当年那个17岁的姑娘做的决定怎么那么优秀呢。

大一和学生工作

初到学校,你首先认识的肯定是你的室友。不得不说我们宿舍那四个姑娘真的是又美又强,我等等再仔细夸她们。然后你就会见到你聊了一个暑假的同学们以及你的班助。第一次班会活生生一个大型网友见面会。

然后就是新训。杭电的新训地点可能是没有树荫的操场,也可能是楼里的车库,这就看你们的运气了。这段时间相对比较轻松。我当时每天下训洗完澡就出门了,跟着湖南老乡们吃喝玩乐。杭电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好,比我后来读研的学校好太多。我希望你们能去尝尝我现在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些个馆子。

新训结束就会有各大社团的招新了,我个人比较推荐各位挑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去尝试一下,如果你跟我一样性格外向,那社团对你来说是个很好的交友平台;如果你比较内向,那你就更要去试试了,它会让你感受到更多大学生活的乐趣。因为临近毕业各种酒局上就有人跟我说真羡慕你呀,社团混得好好,大学生活这么有意思,酒后吐真言嘛。

我当时去了院先锋队和院学生会。在学生会我从大一干到了大三,从干事干到了副主席。在这个组织,除了交朋友,同时也锻炼了我各种能力,我们办晚会,办活动,包车出去郊游。但是能力这个词太空大了,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收获文字化,总之你去尝试,试了你就有体会了。还有,班干部职务,这是个认识自己班同学的途径,不然大学四年毕业,可能自己班同学名字都叫不出来。

大一一年总结下来,就是好好学习、好好玩,在社团任劳任怨打杂。对于我来说,最后落到实处的收获就是两次一等奖学金,通过英语四级,荣升社团部长。

大二和学科竞赛

大二,我特别想分享的就是参加数学数模竞赛那段经历了。作为一个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这个竞赛上最好的组员搭配就是计算机加数学。也就是一个编程一个推理论。然而,我们组的搭配是通信加通信再加通信。那段时间,我们三个在炎炎烈日下留守在空荡荡的杭州,正赶上G20峰会,我们干了一个暑假,最后拿了个省一,算是很好的成绩了。所以说,参加竞赛不要畏难。

杭电是一个竞赛氛围特别强的学校,以至于我现在跟研究生同学老师说我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她们都会说,噢,你们学校的竞赛很强啊。前段时间华为网络精英挑战赛,实验室的师兄还找我说能不能帮他找支杭电的队伍一起交流交流。

杭电的竞赛氛围好,实力也很强,尤其ACM竞赛那是出了名的强,具体到各个学科的竞赛你们可以入校之后去了解。也有一些社团,例如我们通信学院就有个科协,他们的社员就经常组队打比赛。现在杭电也能够保研了,这些都将成为你们到时候竞争的资本。不要到最后羡慕别人的简历写满了竞赛经历,那是人家大学四年慢慢积累的,是从大一开始就有目标有方向奋斗出来的。

好了,讲到这里不要以为我是来给你们洗脑的。学是得好好学,玩那也肯定得好好玩嘛。大一大二两年我就玩了不少地方,杭州市内、西湖宋城灵隐西溪;周边的乌镇、西塘;再往外,厦门、南京……大二这一年落到实处的收获就是两次一等奖学金,一个省一,然后还有个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以及荣升社团副主席,并接下了班助的工作。噢,还有两个称号,女司机和党员,这两件事希望大家也能在大学完成,你会发现省事很多。

大三和国际交流项目

大三这一年,我觉得是最累但是也是最最精彩的一年。这一年我得考虑毕业后了。这一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班助生活了吧。带着一个班的学弟学妹慢慢融入杭电这个大家庭,真的觉得超级幸福。非常有缘分的是,曾经当班助的班里有一个学弟在2020年也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与我同一个教研室。也许这跟我这个班助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吧。所以,大家入学之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班助,他/她就是万能的。

我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圣地亚哥的那段日子。这是学校的一个访学项目,涉及很多国家的很多学校。我个人感觉大学出去一趟挺好的,可以感受一下国外的学习生活,回来自己好做下一步打算,是工作还是国内读研还是国外留学。而且这个项目学校是有资金支持的。入学之后你们可以关注一下。我当时是大三寒假去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用自己奖学金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个感觉太美了。所以努力吧,它能让你学好的同时玩好。

大三这一年落到实处的收获就是一次一等、一次二等和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还有一段这辈子都难忘的游学经历。

关于考研经历

大三下,我就开始了我枯燥的考研生活。对于这个决定,当时情况是这样子的,我非常想出国留学,但是如果是出国念研究生,两年下来学费生活费等等加起来需要100w,我的家庭条件一般,我不想给父母这么大的负担。如果念博士,我就得申请全奖,当时信心满满,但是博士需要念五年,被我父亲一口否决。他们这个时候的建议是我回长沙考国防科大。我很能理解,父母希望我能回他们身边,以后工作生活相对稳定一点。最后考虑各方面因素,我决定考科大研究生,这不代表我认同父母的想法,我当时想的是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回家呆几年,工作了,我的天地还很大。再说,考“军中清华”这个难度还是很大很大的,到时候没成功还能和父母谈出国。

一直准备到7月底左右,突然听到消息说学校可以保研了,18年是杭电学生首次有机会保研。当时可高兴坏了,想想自己应该是有资格的。但是七月份的时候都是道听途说没有官方文件。直到九月份开学,有天辅导员找我说,浙大有个保研笔试面试,你去试试吧,下午打好成绩单来找我。当时别提有多开心了,但是当辅导员看到我的成绩单,瞳孔瞬时瞪大,问,你六级没过?是的,我六级没过,我第一次考了422,之后缺考了几次。那你没机会保研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那个心情,到今天我还记得。我边哭边往宿舍走,花了n多天才说服自己重新拿起书准备考研初试。所以我之前说,希望大家多去参加竞赛,好好学习,真的不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劝说你们,是我真的吃过亏。保研这个政策首先得达到它的基本门槛,比如六级这种,最后跪在这个上面,真的太亏了。

不过结局还好,我还是有学可上,但是考科大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保研这个事情严重影响我的状态,最后我的初试成绩非常非常不理想,成绩出来我就开始找调剂甚至找工作了,但同时还是在准备复试科目,若果又来个万一呢,自己准备不充分这个亏我可不能再吃了。我记得三月初大家陆续收到复试通知了,科大还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很多调剂复试都开始了,科大还是没有反应。直到321号科大给我发短信说进复试了,又哭了,激动地哭了。复试就在一周后,还好自己有准备复试科目。最后我才知道,我们那年科大扩招了而且报的人不多,复试线就是国家线。一个985院校,考研复试线是国家线,我太幸运了!所以说,很多事情你得拼尽全力,结果可能带有运气成分,但不努力怎么能行呢。

说完自己的升学,我来夸我的室友们了。我们宿舍五个人。从大一开始我们就是一起学习一起混社团,大学四年,我们一起进院学生会、一起留部长,玩得潇潇洒洒。学习上最辉煌的一次,专业250人左右吧,评12个一等奖学金,我们宿舍有四个。临近毕业时,学校授予我们宿舍五朵金花杭电骄傲称号!我想,在杭电的四年,在13406的四年,是我们五个人一生的珍贵回忆!最后毕业,我的两个室友去了浙大,一个去了北邮,一个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以说,氛围也很关键,有同伴的感觉就像开了挂一样。杭电能为我提供这样的氛围,那它也同样为你准备着呢。各位入学之后慢慢摸索体会吧。

关于找工作和其它

聊完升学我还想聊聊就业,杭电出去的学生真的不愁就业。互联网发达的城市,理工科院校出去工作怎么会差呢。我那一届同学毕业去海康最低都是9000,也有同学签月薪14000的华为。而且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学校也会有一些企业参观的活动,你们可以关注。也可以利用暑假去滨江区的互联网公司实习。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当然,大学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你们猜是啥?对了,是恋爱。大学谈一场甜甜的恋爱真的很棒!说不定还能带着你进步。我当时评选十佳大学生的时候就碰到一个竞赛超级厉害的女生,拿的是国际级奖项,杭电唯一那种。我问她是什么让她走向竞赛这条路,她回答我三个字,男朋友。好吧,我佩服。后来他俩双双被微软以同岗位最高年薪聘走。

我后来读研期间8106的生活,算是比较轻松的了。不过我得承认,在这个环境里压力真的很大。我爸却一直跟我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虽然这句话逻辑性经不起推敲,但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我希望你们也能从入学开始就给自己找一些压力。

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自信。一定要有自信,感觉自己缺乏的时候就要积极去寻找,杭电给予了我很多很多收获自信的机会,促使我一步步往前,希望你们也能在杭电真正享受你们四年大学生活。祝福你们。

关于学习和奋斗

进入科大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学业上面临的压力,二是英语阅读中常出现的“peer pressure”。我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阴霾期,那会的我感觉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也无心去联系本科的老同学,也不知道自己怎的,浑浑噩噩地度过了第一个学期。除了完成了基本课程,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同门聊天,她说你知道别人大学四年是怎么度过的吗,我似懂非懂,那晚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别人的大学生活是从早到晚都在学习,一周七天都呆在学校,出校门都需要批假,他们的四年几乎只有学习。积少成多再加上天资聪颖才成就了现在的他们吧。现在的我应该调整心态奋起直追才对。

在杭电时我就参与了各式社团以及各项学生工作,这些经历带给我不少欢乐,也让我找到了存在感。进入科大之后我也加入了研究生学术活动组织委员会,研一下学校各项活动逐渐展开,我参与其中,也借此机会调整自己的状态,逐渐找回往日的自信。在研会这个大家庭中,我结识到了更多的朋友,其中也不乏大牛级的人物。我和他们交朋友,从日常相处中学习他们的长处,慢慢地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在学术方面,除了闷头学习,与老师和同门们的交流一定必不可少。讲到这里我想再此感谢我的本科恩师王海泉老师,我在信号与系统的课堂上认识这位老师,然后第二年各种调课跟着他上随机信号处理,两门课我记得都是满绩。他的课堂板书整洁、思路清晰,到了期末考试前我便会跑到他的办公室问问题。第一次去的时候特别胆怯,在他办公室门口犹豫了好久,最后鼓起勇气走了进去。从那以后我变成了他办公室的常客,到后来我考研的时候也会抱着书去找他。虽然考研科目要求的书籍和我们上的课程不太一致,但是王老师还是抽出时间来为我解答每一个问题,直到后来的择校复试王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他!他不仅让我看到了为师的严谨细致,也让我明白了老师不仅仅是讲台上的老师,他并不遥不可及,你应该迈出自己的第一步,随时和自己的导师沟通。

在科大也是如此,研一下课程少了很多,大多的时间呆在教研室,和导师做项目,学业上的压力接踵而来。新手级别的我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主动和导师沟通进展,慢慢的一步步融入了课题组。后来的科研生活朝八晚十一周六天(简称:8106),我觉得非常的充实。

我觉得学习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习的过程,大学是一个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阶段,如果可以你就去尝试,不要胆怯,试过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大学的生活也不是仅有学习,我比较提倡大家有自己坚持做的一两件事,不论是学英语、练书法还是写手帐、追星,有一份坚持总是好的。还有交朋友!现在回忆大学的每一件事情,总会有和朋友们一起的记忆,或是一起努力的过程或是分享胜利的时光,多么美好啊!最最重要的一点,自己一定要有规划。相信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它都是有用的,不要像我一样到了关键时候感到遗憾喔!万事做好准备,为的是不让别人选择你,而是你有机会选择别人!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