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校友活动

下沙忆事

2021年12月10日 ⁄ 校友活动 ⁄ 字号 ⁄ 阅读 309

作者:陈定国(原我校党委副书记)

从枫香树忆起

从下沙学林街的枫香树,引发了我当年的一些往事回忆。转眼下沙校区启用已经20年了,大量的信息已经如烟散去,有些还或隐或现地在眼前晃来晃去。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自己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很少,也许学校档案馆里会有。这是一张拍摄于新校区建设启动初的照片,一年以后我们迎来了在部队报到、军训一月入驻的首批3000余学生。可以看出,如今楼房鳞次栉比,学生如过江之鲫的大学城,原来只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有许多还是乔司劳改农场的荒地。我们来看现场的时候,还有不少劳改犯在管理人员监督下干农活。这是当时学校纪监审办公室同仁一起观看下沙校区建设现场的留影。


杭州大学

来下沙前,学校也做过很多努力,寻求办学空间的突破,文一校区虽然美为西湖十一景,但办学毕竟是需要一定规模的物理空间的。一条途径是和有关资金方谈合作,我们去过小和山实地考察,也跟萧山地方政府谈过,鉴于主体角色期许、模式不同,都没有成功。和杭州大学的接洽,是考虑到两个学校地域邻近、学科优势互补,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有相当规模和学科比较全面的高校,双方谈得不错,我们参与商谈的每个人还收到了一枚杭州大学的教工校徽。如果成功,杭州大学这块牌子也许至今还挂在那儿。但历史不能假设,最后因为学校隶属关系不同而无法深入下去。最接近成功的是和位于转塘的杭州船舶工业学校的结合,双方谈得很好。因为双方历史上都曾经在同一个系统,因此多了一份信任感。就在我校下放地方前夕,双方已基本达成合并协议的时候,据说也是因为学校隶属关系的原因,船校被省里整体划入浙工大。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发展道路不会总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的。

月明星稀

一直没搞明白,浙江这么一个人文底蕴深厚、名人大家辈出的地方,为什么高等院校既少又小?应该不是经济、师资、办学积极性的问题,我有一个歪想,是不是因为靠近上海、江苏,有一种月明星稀的效应?

“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当年浙江的高等教育也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省里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以“大学城”的形式给所有在杭高校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结束了各个学校“自谋出路”的历史,下沙大学城当然是最大的。当时的有关大学城建设的文件和领导讲话很多,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对下沙大学城建设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颇深,意思是“大学生多了,劳改犯少了,这不是很好的事吗?”因为下沙大学城的选址位置,正好要用到乔司劳改农场的大片荒地。

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微服私访我们学校时拍的,事先没有通知也没有准备。

那风那沙那狗

如果有人问,杭电最早到下沙成为沙民的是谁?毫无疑问是时任副校长陈德喜和他的基建团队。在此之前,杭电历史上最大的工程是文一校区实验大楼、电教楼、图书馆的同时开建,这在当年已是足以令省内各高校羡慕的了。

而下沙新校区,不计学生生活区,教学区总建筑面积就达27.56万平方。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和责任历史地落在了这一代杭电人的肩上。当年条件的艰苦自不待言,说是筚路蓝缕也不为过,正是他们在风吹日晒、严寒酷暑中实践着拓荒者的梦想,为杭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找到了当年一位年轻的基建处成员的叙述:在既是指挥部又是食堂兼值夜的办公室里,十来个人鱼贯而行,从一只大电饭煲里盛饭,围坐在简易桌子拼成的办公桌旁,边吃饭,边谈笑风生。一条叫小黑的狗冲着我叫,吓我一跳,差点跌落手中的碗。小黑不是宠物,是在荒郊野外看家护院的卫士。因为分管工作原因,我也经常会去那里,曾经想给他们写一篇小文章《那风那沙那狗》,可是没有落实,这篇帖子算是一个迟到的兑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