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届校友代表陈松在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者:罗孝松发布时间:2025-10-26浏览次数:10

陈松,杭电8141班校友,遵义市遵义会议精神研究会会长,高级职称文博研究馆员,原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校友、同学们:

大家好!

站在这个承载着无数青春记忆的殿堂,面对阔别多年的师长同窗,我心潮澎湃,万语千言,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首先,请允许我代表1985届全体毕业生,向培育我们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向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四十年前,我们怀揣梦想,从五湖四海汇聚于西湖之畔,在杭电的校园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最纯粹的求学时光。当年,老师们在讲台上的谆谆教诲,实验室里的悉心指导,宿舍楼里的亲切关怀,至今仍历历在目。是母校,用“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塑造了我们,为我们奠定了安身立命、报效社会的坚实基础;是老师,不仅传授了我们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朴素道理。这份恩情,如山高水长,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母校于我,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从杭电毕业后,我的职业生涯与“遵义会议”这段光辉历史紧密相连,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了十七年,如今又在从事遵义会议精神的研究工作。回望来路,我深切地体会到,母校赋予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求是求真的精神底色和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与“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在本质上是如此相通。可以说,是杭电在我心中播下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种子,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能够怀着敬畏之心去守护、研究和传播我们党的那段伟大历史。这份精神的滋养,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今天,当我们重返校园,看到昔日熟悉的景象与现代化的楼宇交相辉映,感受到母校蓬勃的发展生机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喜!四十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母校的育人初心和奋进姿态。从学科建设的突飞猛进,到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再到校园面貌的日新月异,无不彰显着母校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光明的未来前景。我们为母校的每一步跨越而骄傲,为每一位杭电人的拼搏而喝彩!

各位校友,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磨灭不了我们深深的“杭电情结”。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身处何种岗位,母校永远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力量源泉。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我们更愿竭尽所能,为母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愿我们的母校蒸蒸日上,再谱华章!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康健,桃李芬芳!祝愿各位校友事业顺遂,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