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022届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你们毕业了,祝贺你们!同时,也请把掌声献给所有亲爱的老师和家长们。大学数年,青春一瞬,又到了挥手分别的时候。学活前、月雅湖边、藤廊下、校名石旁,你们合影留念,把青春最美的身影留给母校。很多同学感慨,从此“上课啦”再也不喊我们上课啦!离愁之外尽是对母校的不舍。对你们而言,青春就像是图书馆里那一页页的翻书声,自习室里亮彻通宵的灯光,实验室里永远跑不完的数据……在杭电,你们收获了并肩奋战的友情,青涩的爱情,还养成了健康打卡、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的好习惯。这里记载着你们的酸甜苦辣,也见证着你们破茧成蝶!还记得四年前的新生开学典礼,我正在国外访学,兴杰书记请你们思考:“为何而来,去向何方?”你们从五湖四海踏浪而来,用求索和笃行给出了回应。如今,你们即将告别母校,奔赴未来,作为师长我想再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向未来!有同学吐槽:青春就那么几年,“抗疫”占了三年。因为疫情,想去的远方去不了,想见的朋友见不了,想参加的活动被一次次“因故取消”……但我想说,疫情没有“偷”走你们的青春,“宅”在学校的日子,让你们更加沉静下来,审视自我,勇毅前行。我来说说你们的成长吧。湘西苗族女孩补星莹,大学四年一路进阶,9门满分、49门满绩,保研清华。“维神”张志维,求学杭电9年,专注研发“中国芯”,放弃大厂高薪,留校任教。“斜杠”青年仪航捷,指挥得了西洋乐队,打得好代码,成功直博我校计算机专业。来自新疆的精神小伙儿穆拉提,为家乡“带货”,把民族之美向世界传播。人工智能“王炸班”56人,34人考研上岸,17人考上“985”,就业起薪人均30万+。这是一份优秀的毕业成绩单,更是一群杭电人的青春奋斗史。同学们,我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对你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你们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工具人”,要做掌握自己命运、独立思考、不断生长的“强国人”,把杭电“笃学力行 守正求新”的精神融入血脉,再出发。相信时代,攻坚克难向未来!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变革重组,各国之间经济摩擦不断,不少企业面临困境,每个人都被裹挟进时代激荡的洪流中,充满了不确定。特殊时期,信心比黄金更为珍贵。在美国实体清单打压之下,华为喊出了“活下去才有未来”的口号,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这两年,我们的校友企业也经历了艰难时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97级校友朱建强等研发的立镖“小黄人”,深耕物流分拣,不断加固技术的“护城河”,抵御住了猛烈的市场冲击,做到细分领域的NO.1;88级校友徐晓波等创办的“认养一头牛”,将传统养殖升级为现代化牧场,打造数智化养牛第一品牌,2021年入围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同学们,现实很骨感,但不要限制了你们对未来的想象;眼前可能会有迷茫,但不要一直苦闷彷徨。拼搏的路上,偶有踟蹰不前,切不可“躺平”“摆烂”。相信自己,相信时代,在实践中攻坚克难,在磨砺中积淀成长,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迎接属于你们的“光辉岁月”!相信祖国,聚势赋能向未来!同学们,你们这一代青年,大都是“95后”“00后”,与伟大时代激情相遇,与祖国复兴“双向奔赴”。在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苏翊鸣首次登场便一鸣惊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冰雪新生代的“硬实力”;在抗疫一线,一大批“90后”医护人员成为主力军,扛起责任和使命;在航天事业的“星辰大海”里,年轻的航天人接棒载人航天精神,用青春追逐航天梦;在西部边境,“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他对祖国清澈的爱。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同学们,祖国是最壮阔的舞台,时代是催人奋进的节拍,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怀揣报国信念,迸发青春力量,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同学们,毕业了,再去喂一次“丛鱼听学”的锦鲤,看一眼“书海风荷”的玉莲,再去吃一份六餐管师傅的蛋炒饭,去新落成的游泳馆游一次泳……将来,无论你们身居何位,身处何方,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港湾。愿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若校园里盛放的夏荷,于喧嚣中有清气,如兰亭旁苍翠的新竹,于静默中藏凌云志。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