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让我生命灿烂如花
——李学慧
作者简介:李学慧(1965-),女,1988年毕业于杭州电子工 业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中视电传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大学时代,在那里我拥有了自信,拥有了大学时代同窗的友谊,拥 有了今天的事业,同时拥有了人生的伴侣,从此生命灿烂如花,所以我对我曾经就读的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着别样深厚的感情。
我对杭电拥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的父亲早年曾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并任教于 该校农学院,虽说父亲是理科学生可是却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曾发表多部文学作品并在国家 财经出版社译书著说,曾师从于浙江文联副主席陈学昭女士,与曾在浙江农业大学执教的彭 敏伯父、原杭州女中校长刘怀瑜奶奶及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女士等曾是莫逆之交,出于对父 亲的无限爱意与崇敬,我报考了杭电(当时浙江大学不招文科生),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因为在杭电我拥有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这么说也许你不信,不过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在进大学校门之前,我是一个胆小内向根本不敢与外人多说一句话的小女生,也许是家父文 革遭受迫害之故,也许是家教甚严之故,总之从小住在校园、长在校园里除了饱读家中的几 大书架的文史书之外的初进大学校门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几乎可谓一无所知,平生第一次住集 体宿舍,平生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平生第一次知道原来外面世界真的很精彩 ,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令我快乐,有很多回忆至今想起来依然令我激动万分。
首先进大学那一刻起,仗着自己文学功底还可以,于是写了大量的诗(现在看那些诗真的很幼稚但那时却充满激情)在杭州各大高校演讲,当其他学校称我为“诗人”的时候,别提有 多高兴了,既而进了学校《繁星》文学社,而且很奇怪的是一到肖文老师上英语课的时候我 便诗兴大发,原来入校时英语较好的我后来英语差点补考,也许正是因为我在入大学前有幸 读过历代诗选、历代散文选、中国通史、古文观止等大量晦涩难懂甚至竖版繁体的书,虽然 那时简直就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但却令自以为懂诗的我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加之到了大学后 曾经一度泡在图书馆里疯狂地喜欢阅读心理学(非常喜欢弗洛伊德,A阿得勒)、社会学、 哲学(尼采、叔本华还有萨特和萨特夫人的作品),也许是那时的我发现自己比同龄人多少 多读了些书至少在女生中也许是这样,于是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突 然自信就被彻底地激发和唤醒了,而且这份自信完全为日后的我的事业奠定了极其重要和坚 实的基础。
其次,当年我在大学念书时极其讨厌学校里我们文科课程的设置及我们大学的教育体制,那 时几乎到了深恶痛绝的状态,对学校招生我们纯文科生却必读某些纯粹理科选修的课程曾经 几度想离校而去,因为那些课程确确实实令那时有些自命不凡的我(我本以为自己一定会成 为大红大紫的女作家呢)学起那些课程来真的极其痛苦,而如今我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的过 程中确实感受到那些课程对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巨大的便利和帮助,因此 我彻底改变了当初的看法,对当年杭电设置的那些课程如今的的确确心存感激,这应该拿来 与后来的师弟师妹们一同分享这份快乐和感受,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学校课程的设置就是 百分之百的合理。由于我们是纯文科生,多半是因为数理化不好才不得不选择读文科的(当 然不包括有先天酷爱文学历史哲学的还有从理科转学文科的同学),然后我们考上的是经济 学系又加之读的是计划统计专业,进了大学却必修高等数学、数理统计与概率论、运筹学、 甚至是机械制图、电工学、普通物理等极其枯燥乏味难以消化的课程,我记得那时我还就取 消学校文科生读普通物理这门课程写过申请,请所有同学联名之后最终首次获得成功——得 到开卷考试的机会,但是除对电工学、普通物理课程目前还没有太大感觉之外,其它的课程 在我目前的工作中(尽管我从事的是文化艺术类的工作)都不同程度地起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和指导作用。比如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让我一个丝毫没有立体几何概念的女人而今变成几 乎在今天的女性中(男人先天方位感比女人好很多)少见的能够在任何一个城市,只要一张 地图就能找到我要去的完全准确的目的地方位,同时能够看得懂任何办公室或者居家的图纸 ,估计文科生中不会有太多人能够看得明白,这点确实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很多人说绝 大部分女人因为没有逻辑,开车多半找不到北而总是迷路,其实到今天我依然是个 十分感性的女人,可是我却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准确的方位,我认为这真的是完全受益于 当初大一时学的机械制图这门课,我记得似乎是在复习补考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忽然学懂了该 门课程才开窍的。
再比如说大学二年级时的数理统计与概率论这门课程,说到这门课程,我要提及曾经带我们 这门课的吴浪老师,当时由于我对学纯理科课程毫无兴致近乎失去信心,也许是年龄相仿、 也许是经历雷同,他看我读书很吃力,一点也不喜欢这门课程,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说他自 己非常喜欢音乐,而且他的小提琴的确拉的非常好,还多次在学校各种晚会上表演过,但是 他却因为生在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父母让他学理科,所以结果他 报考的是华东师大数学系本科,而且在22岁时便获得华东师大数理统计与概率论专业的硕士 学位,并分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所以他对我说,一个人也许不喜欢他所学的专业, 但是并不代表他学不好这门课程,他说其实依他对音乐的疯狂痴迷热爱之状态,谁人能够想 象他能将如此苦涩乏味的专业坚持读到硕士毕业,他的一席话给了我很大鼓励,从那时起我 便懂得其实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努力,终究你是会成功的。
还有必须一提的就是运筹学这门课程,给我们带这门课程的是当初任三系系主任的董云 庭老师,董老师以其睿智的思想、博学多识的才华以及其幽默生动的讲课风格深受我们这一 代文科生的崇敬和热爱,他也是我大学时代中记忆最清晰并且一生感激的老师之一。记得由 于当时我在大学里整日醉心于写诗写散文,热衷于到杭州其它高校演讲诗朗诵,作为学生 可谓不务正业每天瞎折腾,也可以说基本上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好学生,我记得当时我坐在 第一排,董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喜欢写诗固然很好,但是这门课程考不及格的话那可 不行”,也许当初董老师是不经意那么说的,而且这门课程对文科生来说应该算是很难, 可是我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而掉以轻心,因为我真的怕补考,我尤其不想在自己最喜欢最崇 敬的老师那里考试开了红灯,所以我很努力的学习这门课,虽然考试成绩并非十分理想,但 我却很庆幸这门课最终不仅没有补考,而且还与董老师夫妇结下了终生忘年之交的友谊,也 因此能够有勇气有机会在北京面对当年自己尊敬的老师,同时他所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让我在 今天的工作中真的受益非浅,比如如何让客户的广告费用效益最大化,广告媒介投放策略之 最佳组合,节目形式与内容如何与企业需要完美结合等等。
除了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记忆之外,最令我常常提及的是我们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可谓 登峰造极,我记得大学里体育成绩75分才算达标,不然无论你专业课程学习得有多好肯定是 拿不到奖学金的,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三名但是她却始终因为体育成 绩不达标4年大学几乎没有拿到过一次奖学金,确实很可惜,但是我认为学校要求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思想是正确的,进大学校门之前的我对体育是丁点都不喜欢,而且几乎也没有参加 过任何锻炼项目到今天依然缺乏锻炼,但是学校让所有学生每日必修的晨练,就是从北门跑 出去取出门条然后从东南门跑回来再把出门条盖章之后交给体育老师,这样任何人没有机会 可以找其他同学作弊代劳,那时的我只有自己哼哼唧唧万分痛苦咬牙切齿地强迫自己每日起 床晨练,结果4年下来原本小时候孱弱多病的我还真练就了一个好身体,现在如此透支和超 负荷的工作压力也就仗着年轻时练就的好身体还凑合算是体力上还能够应付得了。
最后我一定要提的就是大学毕业时的同学留言册,我经常会拿出那留言册,那里有着太多太 多大学时代美好的记忆,比如陈德喜老师、顾建一老师、朱民锋老师、胡志荣老师、邱克惠 老师、郭宗沫老师……的留言,还有同学留言册里同班同学同宿舍的同学提及的说永远忘不 了我的凌乱美。因为4年大学时光我们宿舍年年被评为文明宿舍,而我住下铺东西总是乱七 八糟的堆砌着,一到检查卫生时同宿舍的室友们就忙着帮我收拾,轮流值日我也很少做,因 为大家很照顾我,我醉心于整日涂鸦到处乱窜演说,现在想起来室友对我真是太包容了,而 且毕业留言册里我发现几乎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份留言都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留言的 内容或者激情澎湃、或者充满哲理、或者直抒胸臆、或者寓意深远、或者温婉含蓄,无一不 令我至今阅读起来总是感觉恍如时光倒流、偶尔诗兴顿生或会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读书时代 。如今大家都从当年充满憧憬与幻想的少男少女变成了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大叔 大婶,虽说时值今日工作生活颇有成就感,但偶尔也会因为感受到时光飞逝而徒生酸楚之感 ,可是人生毕竟应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才活得有意义,所以我会永远朝着人生的极限 去努力去挑战自我去战胜自我。
最后我感谢杭电能够让我生命灿烂如花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大学里我拥有了那份准青梅竹马 的纯真情感,没有想到平生第一次恋爱,彼此一见钟情的他便是自己相依相伴一生的伴侣( 至少现在我们是这么想的),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单纯,他有着不折不扣顽强努力的精神,他 不仅相貌出众而且体育方面非常优秀,以踢球、跑步见长,而且智商很高,无论是计算机编 程及应用还是汽车修理维护及做生意等等。虽说有时也唇枪舌战甚至差点分崩离析,但最终 彼此却因为深爱着对方而不忍割舍这份年少时便已经拥有的挚真情感,因为毕竟我们此生有 缘,应当相互珍惜、彼此付出,至少我也真心地希望让他感觉到生命中因为有了我而更加精 彩!
所以虽然我学的是经济学系计划统计专业,可是我今天从事的却是与大学所学专业有着天壤 之别的广告学及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而且也还能够在全国同行业中小有名气,这当然应当感谢我曾就读的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大学的老师、大学的课程和大学的教育体制给了我一份自信、一份智慧、一份知识、一种精神和力量,从而帮助我能够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从此使得我能够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灿烂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