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校 情 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5浏览次数:663

母 校 情 怀

郑 浩

  人老了总爱思念往事,前年夏天退休后,一下子从喧嚣和繁忙回到了清静和安逸,想起了这辈子忙忙碌碌,从学生到工厂管理人员,从学校教师到国家公务员,生活和工作了四五个地方,虽说平庸,也无亮点,但在母校那些美好的学习和工作时光,让人难以忘怀。

  我是1964年走进母校校门的,当时叫“浙江机械工业学校”,但我们学的都是管理专业,有点名不符实,后来就改成“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我的专业是“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二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中止了我们的学业,随之而来的“造反”“窜联”以其无休止的“战斗”,把一个好好的学校搞得乌烟瘴气,直到1968年终于“毕业”了,我被分配到江西一个以瓷器而闻名于世的名都,当时第四机械工业部所属的一家军企业,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当时离开母校时,真是百感交集,在校四年,一半时间在“胡闹”,不但没有学到东西,还给母校带来的伤害,给学校的领导带来了伤害,给尊敬的老师带来了伤害,同时也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伤害。

  一九七四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重返母校,当时已处“文革”后期,工厂百废待兴,学校也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培养企业财会人员,第四机械工业部在母校举办企业财会人员短期培训班,并从企业借调部分会计人员担任短期培训班老师,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德高望重的老会计师,我作为他们的助手也被借调到母校,开始也就担任学生管理,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工作,后来在老教师们的带领和教授下,单独开始上课,直到1982年离开学校,在这八年时间里,与其说是做老师,倒不如说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更为确切。应该说在这些时间里,生活和工作是十分愉悦的,领导关心、老师爱护、同事帮助,整天和学员们生活在一起,不但充实了理论,掌握业务知识,生活上也是十分充实和愉快的。

  离开母校后,我分别在天台县财税局和台州市财税局工作,直到08年退休,如果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点成绩的话,完全是母校领导、老师和同事们的信任、教育和培养的结果。

  如今的母校已经走过来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如同“天堂”杭州一样,从“西湖时代”奔向了“钱塘江时代”,一座高质量的大学让人们充满无限的遐想,也让我们这些校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思念母校,十二年的学习和生活难以忘怀;感恩母校,赐予我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祝愿母校,辉煌在未来,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郑浩,原我校142班学生,毕业后后分配到江西景德镇第897厂工作,1974年至1982年在本校任教,1982年后在天台财政局台州市财政局、地税局工作,先后担任县局副局长、局长,市副局长、调研员等职务,于2008年退休,现任杭电台州校友会会长。

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