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84级校友,1988年毕业分配到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代号:国营第七六五厂),先后担任该厂设计师、设计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宝鸡凌云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直至退休;是陕西省第二层次“三五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先后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银奖”及宝鸡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国防工会劳动模范、第九届陕西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友名录中,李中健的名字总是与担当和突破紧密相连。这位1988年毕业于84511班的陕西咸阳籍学子,自毕业分配至陕西宝鸡765厂起,便开启了与国防军工事业同频共振的职业生涯。从基层设计师到掌舵企业的董事长,他用了三十五年时间诠释着"守正求新"的校训精髓。
2025年春日的宝鸡之行,让我有幸近距离观察这位传奇校友。甫一见面,他温润如玉的谦和气质便令人如沐春风。席间,他与78级校友杨星娥及其丈夫、驻厂总军代表之间的互动,更凸显其作为军工企业领导者的风范。若说他的前任、1978级校友武润奎董事长是开疆拓土的拓荒者,那么李中健则是守正创新的传承者——前者用十余年时间将濒危军工企业打造成省级标杆,后者则用短短几年实现营收突破20亿大关的飞跃。
在追溯成长轨迹时,他始终将成就归功于时代的机遇:从母校严谨的学风锤炼出的专业素养,到前辈武润奎的知人善任;从基层岗位的实践积累,到管理团队的鼎力支持。这种虚怀若谷的气度,恰似其书法品鉴时的谦逊——虽自谦不通翰墨,却能精准评点"行云流水"的笔意与"虚实相生"的结构,不经意间流露的审美眼光,正是军工专家严谨思维与人文情怀交融的生动写照。
翻阅其著作《求强之路》,字里行间贯穿着对军工报国的执着追求。书中详实的技术革新案例与企业管理智慧,构成了一部中国军工现代化的微观史。从技术攻关到战略决策,从产品创新到制度思考,李中健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在他身上,我们既能看到"笃学力行"的务实作风,又能感受到"守正求新"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品格的养成,既是杭电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军工人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与创新的缩影。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寻访以李中健为代表的老一辈军工专家,愈发体会到"守正"与"求新"的辩证统一。他们用毕生实践证明:真正的创新从来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传承中突破,在坚守中超越。这种发展哲学,或许正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核心密码。(采访:盛开明校友)
凌云电器
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从事航空、航海无线电通讯导航设备、高频电子组件、铅酸蓄电池、特种消防车、汽车电子产品等多种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是国家确立的军工科研和生产能力双保留单位。公司研制的导航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国优产品奖、技术进步奖和产品质量奖,“凌云”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