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者:罗孝松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54


618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下沙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2498名研究生、4142名本科生毕业生即将踏上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吴卿、校长陈积明、校党委副书记钱波、副校长马国进、副校长李文钧、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校纪委书记任蔚青、副校长周青、副校长颜成钢、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孔万增、学术副校长李攀,校友代表、毕业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学校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温馨的时刻。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主持。



青春荣光:奋斗成就卓越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吴卿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文件,李文钧宣读2025届毕业生毕业文件。



典礼上,学校为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并聘任208名校友联络大使,搭建母校与校友的桥梁。全体师生合唱《杭电之歌》,在“忠诚家国担大任,放眼世界竞自强”的激昂旋律中,2025届毕业生开启新征程,迈向人生新篇章。


校长寄语:拥抱AI浪潮  奔赴时代之约



陈积明以《拥抱AI浪潮 奔赴时代之约》为题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他回顾了同学们在杭电的成长历程,点赞他们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淬炼出的技术思维与创新精神。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校长以“内核、认知、连接”三个关键词,向毕业生们殷切嘱咐:


内核是前行的锚点:找到并坚守内心的信念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稳定内核是穿越不确定性的终极武器。”技术会迭代,但精神内核永不褪色。即将去航天院所工作的材环学院张宇佳同学在毕业感言中写道,“站在历史的‘接线柱’上,我们这代工科生接过的不仅是电路板和示波器,更是‘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代使命。”我很高兴看到,杭电的同学们不仅努力掌握技术内核,更锻造出强大的精神内核,将职业价值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

杭电人从不缺乏呼应时代召唤的勇气,面对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竞争的风起云涌,我们的师生始终勇立潮头: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实现了国产芯片在视觉领域的高效部署,服务于卡塔尔世界杯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脑机协同技术团队用控制芯片精准采集脑深部神经元信息,破解诸多脑疾病治疗难题;在读博士生王超所在团队,推动国产算力替代,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国家大事 千万尽力”的责任担当。

同学们,生逢其时必当生为其时,希望你们始终坚守“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杭电校训,主动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提升硬核实力、锻造内核精神,坚定从容地走好每一步,筑一方“小天地”,更成就一番“大格局”,不负青年大有可为、必有所为的时代期待。



认知是破局的利器:重构面向未来的知识框架


当我们习惯与聊天机器人对话,依赖自动驾驶做出最优决策;当机器狗哮天成为年轻人的赛博伴侣,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竞赛在北京盛大开启,“AI一天,人间一年”不仅是网络中的调侃,更是生活中的现实。人工智能的一路狂飙,颠覆着我们的认知,也改变着社会的竞争规则。

在杭电,同学们接受了跨学科培养教育,构建了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了交叉学习研究的能力。理学院博士毕业生秦凯凯同学,以数学思维解决了困扰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多年的Coons曲面应用问题;电子信息学院林佳诚、肖宇霖、郑东三位同学,跨界研究DRAM故障预测,受邀在互联网领域顶尖学术会议(The Web Conference 2025)上进行成果报告。创新性思维、跨界突破对于时代和个人发展的价值不言而喻。

走出校园,你们将身处技术变革的“震中地带”,希望你们有跳出“舒适圈”的勇气,以不破不立的精神探寻破局之道;保持思维跃迁与认知升级能力,不被算法算计,不被AI束缚,于复杂关联中洞察内在本质,突破学科藩篱,重塑认知疆域。要知道,认知的深度,决定技术的温度,思想的锐度,引领创新的高度。 总有一天,AI时代也会过去,真正留下来的,还是人类在算法包围中的深度思考和认知,那是永不泯灭的火种。


连接是时代的交响:融入更广阔的世界


当《黑神话:悟空》让海外玩家惊呼东方的神秘力量;当《哪吒》在全球掀起票房狂潮,我们看到:正是科技与文化的连接,民族与世界的连接,让创新迸发、文化流动、文明互鉴。在杭电,我们见证了这种力量的生动实践:许静教授团队用物联网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让新一代农人更加“耳聪目明”;校友企业思看科技,用3D扫描技术捕捉石窟造像细节,让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隔空对话;我们与塞浦路斯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汉语的平仄与希腊语的韵律在地中海共鸣,让两种文化跨越山海交融。

同学们,未来的科技不是“独狼式”突围,而是生态化的共生;社会的发展不是“孤岛式”封闭,而是文明间的对话和交融。希望你们保持“硬核攻关”的锐气,用技术连接产业痛点,用合作连接全球智慧,用人文情怀连接科技向善的初心;希望你们涵养“万物互联”的格局,走入乡村、走进西部、走向四海,将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相连,将读懂中国与拥抱世界相融,以“连接者”的姿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时代浪潮中搏出一番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同学们,愿你们永葆探索的热情、行动的力量,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以技术创造价值,以创新引领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伟业中镌刻下杭电人的名字。


扬帆启程:共唱青春之歌


毕业生代表(戴文龙、陈章昊、毛索尔、郑策、陈海龙、Marsella、聂佳浩)以“杭电记忆”为主题深情献辞。他们回顾了在杭电的成长点滴,并向母校和师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郑重承诺无论未来走向何方,都将牢记嘱托,传承杭电精神,以学识和本领建设祖国,回馈社会。



校友代表、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研究员罗庆(2007级校友)分享了自己从杭电学子到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叮嘱学弟学妹们铭记“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在坚守中追求卓越;从平凡做起,在细微处见真章;珍视杭电赋予的务实作风与工程思维优势。

教师代表、计算机学院余宙教授结合AI技术变革,勉励毕业生们坚持“守正求新”的创新精神,践行“笃学力行”的长期主义,根植“国家大事 千万尽力”的家国情怀,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学位授予仪式


毕业生们身着学位服,依次走上主席台,校领导和导师为他们拨穗正冠。相机定格瞬间,荣光与感动在此刻永恒。帽穗从右拨向左,画出求学圆满的句点,启航人生新征程。这沉甸甸的学位,凝结着辛勤汗水,承载着师长祝福,成为青春最珍贵的勋章。



温馨陪伴:共享荣光


在庄重而典雅的毕业典礼现场,许多毕业生的家人也来到了现场,齐聚一堂共享喜悦与荣光,一起庆祝这一人生重要时刻。


在温馨的拨穗仪式中,4位孩子牵着父母的手一同登台,见证爸爸妈妈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


计算机学院的汪同学收获了“五倍”的幸福——女友和家人们专程来到典礼现场,爸爸、妈妈和外婆共同见证了他人生的重要时刻。


毕业生们纷纷与家人合影留念。家人们变身“专业摄影师”,举着手机认真记录家庭的重要时刻。


直击现场:扬帆启程


  六月盛夏,骊歌悠扬,青春最闪耀的瞬间在此定格。会场内掌声与欢笑声交织,学子们互相整理流苏、合影留念,眼中满是对母校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场充满温情的仪式,既是对求学岁月的圆满总结,更是迈向人生新阶段的壮行典礼。



相遇于初秋,离别于仲夏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

2025届毕业生们带着母校的殷切嘱托

以技术创造价值

以创新引领未来

在强国建设的洪流中

书写杭电人的辉煌

杭电永远是你们的家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